以下文章來源於幹細胞者說(公眾號)
● ● ●
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也是每個新技術都必須經歷的過程。
-01-
男性生殖能力持續下降
近年來隨着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和不健康的飲食生活方式等原因,致使男性不育症比例逐步上升。據近幾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世界約有10%~15%的夫婦不育,其中男性不育佔40%以上,成為繼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後危害人類健康和社會穩定的第3大要素,若不加以干預人類的生育能力將會持續下降。
男性不育症包括少症、弱精症、無精症、畸形精症、白細胞精症和死精症等多種類型。目前,臨床上常用的 治療方法包括: 藥物、手術和輔助生殖技術(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藥物治療主要針對睾丸因素所致的生精功能低下,從而促進精子發生。手術治療主要針對導致男性不育的病因進行治療,包括精索靜脈曲張、睾丸下降不全和輸精管梗阻等。ART技術的應用雖讓不少不育症患者受益,但其成功率低、睾丸或附睾取精術後常並發睾丸萎縮、附睾結節,治療效果不能完全滿足臨床的需求。目前傳統醫療尚無有效療法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
-02-
間充質幹細胞在男性不育症中的臨床前研究
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由於具有免疫調控功能、促血管發生功能和抗氧化應激功能,受到臨床的廣泛歡迎,目前為止占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約70%,已經證明可以有效治療紅斑狼瘡、肝硬化、早產兒肺發育不良和糖尿病足等。最近研究表明 MSCs 在生殖醫學中也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MSC與睾丸生精:化療、創傷、年齡等導致的男性性腺功能不全和生精障礙嚴重影響男性生殖功能。研究發現白消安導致倉鼠生精功能損傷,而睾丸內注射MSC後,生精小管上皮出現正常解剖結構,生精功能改善。硝酸鉛可使大鼠生精小管內變性、壞死、間隙水腫、基因組DNA改變、生精能力下降。MSC可治療硝酸鉛導致的性腺毒性,表現為組織學改善以及雄激素上升,DNA碎片減少,精子質量的提高。
近些年 MSC 已被廣泛應用於男性不育的臨床前研究,MSC動物體內移植後能夠長期存活並增殖,並遷移至生精小管基底膜,分泌營養因子,同時分化為生殖細胞和支持細胞,改善局部生精微環境,修復不育動物的生精功能。
MSC 治療男性不育的臨床前研究進展
MSC與陰莖勃起:陰莖勃起是一種神經血管反應包括動脈血流增加,平滑肌鬆弛和靜脈回流減少。勃起障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可由炎症、創傷、神經病變、神經遞質紊亂、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衰老等導致。雙側海綿體神經壓傷的大鼠模型中發現,海綿體內注射人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能通過抑制纖維化修復海綿體神經再生,促進勃起。同樣,尾靜脈內注射MSC後可修復放射導致的海綿體神經以及盆腔神經節損傷,同時海綿體內平滑肌增強,海綿體內壓力升高,陰莖和盆腔神經節內神經型一氧化氮合酶表達上升,從而改善勃起功能。
-03-
間充質幹細胞在男性不育症中的臨床研究
美國 Clinical Trials網站上MSC治療男性不育的研究有以下,國內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尚無MSC治療男性不育的相關研究,涉及的成體幹細胞主要採用 BMMSC、ADMSC,均處於臨床Ⅰ/Ⅱ期:
無精症引起的不育
在埃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向Kleinfelter患者的睾丸曲細精管和睾丸動脈注射間充質幹細胞,以刺激睾丸組織產生精子。注射前,研究人員進行FSH, LH,睾酮,催乳素,抑制素B,核型分析,無精子因子,超聲檢測睾丸大小等檢測。幹細胞注射後3到12個月,研究人員用同樣的方法對患者睾丸水平進行重新評估,比較注射前後變化,發現有精子生成。
勃起功能障礙引起的不育
一項發表在eBioMedicine Part of 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的治療發現,患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在接受幹細胞療法治療後其勃起功能恢復。
該項研究納入了17名因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而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所有受試者均在入組前5-18個月進行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在該項研究中,這些受試者接受了單次海綿體注射自體脂肪源性再生細胞療法的治療,也即將其自身的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到受試者的海綿體中。他們在接受治療後,並未出現嚴重不良事件。
這17名受試者在接受幹細胞移植之後的1、3和6個月均進行了IIEF評分,受試者中有8名男性恢復了勃起功能並能完成性交,恢復性交能力的受試者在3個月和6個月後IIEF評分顯著提升。同時,對受試者的尿失禁狀態進行評估,結果發現其尿失禁狀態與IIEF評分沒有明顯的關係。
PS:希望能看到更多案例
-04-
間充質幹細胞的安全性
幹細胞體內移植後,能夠歸巢到病灶部位發揮治療作用,但由於分化方向的不可控性,其安全性問題引發了人們的擔憂。這其中人們最關注的是幹細胞的致瘤性。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存在致瘤性風險。而截止目前尚未有MSC 具有致瘤性的報道。有報道使用 MSC 移植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患者生存時間、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獲益,長期觀察未發現有致瘤性。另外有報道對41例軟骨損傷的患者輸注 MSC 進行治療,隨訪11年,均未發現腫瘤的發生。最新研究顯示,無論是自體還是異體 MSC( 骨髓、脂肪、臍帶或胎盤來源),動物和人體臨床研究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未發現與移植有關的腫瘤形成。
-05-
總結和展望
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也是每個新技術都必須經歷的過程。幹細胞治療男性不育症,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目前幹細胞治療男性不育症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
-
幹細胞具有組織特異性,需要根據幹細胞的組織特異性選擇適應症,也要根據不育症的原因選擇不同種類或組織來源的幹細胞。 -
目前幹細胞治療不育症主要是解決男性功能勃起障礙和改善睾丸生精功能(維持睾丸中剩餘精原幹細胞發揮的作用,或者幹細胞具有分化成精原幹細胞樣細胞的能力),但是其機理還需要深入研究。
Eliyasi MD,Hemadi M,Saki G,et al.Spermatogenesis recovery potentials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ultured with growth factors in experimental azoospermic Mouse Models. Cell J,2020,21( 4) : 401-409.
【關於韦德国际生物】
北京韦德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由清華大學醫學院杜亞楠教授科研團隊領銜創建,清華大學參股共建。核心技術源於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並憑藉此項技術榮登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更獲得國家科技部多項重點研發專項支持。
作為高質量三維細胞製造專家,韦德国际生物提供基於3D微載體的一站式定製化細胞規模化擴增整體解決方案,打造了原創3D細胞智造平台,實現規模化、自動化、智能化、密閉式的細胞藥物及其衍生品生產製備,以此幫助全球客戶建立最為先進的細胞藥物生產線。在開創【百億量級】幹細胞製備工藝管線後,加速向【千億量級】進發,致力於以3D細胞規模化智造技術賦能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惠及更多患者。
韦德国际生物的產品與服務,已廣泛應用於基因與細胞治療、細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產品等生產的上游工藝開發。同時,在再生醫學、類器官與食品科技(細胞培養肉等)領域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並且,目前已助力多家細胞與基因治療企業進行IND申報。
韦德国际生物擁有5000平米的研發與轉化平台,其中包括1000餘平的以3D細胞智造及微組織再生醫學治療產品為核心的CDMO服務平台;以及4000平米的GMP生產平台,並新建了1200L微載體生產線。此外還在上海設有2000餘平的國際合作與技術應用中心,以技術創新持續融入全球生物產業新業態。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推薦新聞
《海淀報》頭版專訪︱韦德国际生物:「細胞建築師」的彎道超車
細胞智造,開袋即達 | 解鎖百億級細胞製備的「一次性」革新
新品上市 | 3D FloTrix® vivaSPIN-SU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系統
-
電話
- 服務熱線400-012 6688
-
E-mail
- E-mailmarketing@lkxjg.com
- TOP

京ICP備18061910號
